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獨生子女退休:攢356.81萬才能過上父母今日生活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假如你今年30歲,你需要攢多少錢,才能在30/35年後過上和父母今天一樣的退休生活?


更小的時候你對“養老”二字沒有概念。20歲時你覺得人活到30就可以了。25歲你覺得退休就是再也不加班,永久終結“狗屁工作”,你將遠離塵囂,在大西洋上航行。30歲生日倏忽即至,班越加越多,薪水不升反降,而你的父母先後退休,花著國家按月發放的養老金,早買菜,晚遛彎,打牌、爬山、跳廣場舞。你頭一回覺得——這麼老去也不錯。你笨拙地查看自己的社保賬戶和國家養老金報告,然後意識到,自己和同齡人已沒可能“自動”過上父母的退休生活。

中國社科院《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-2050》預測,到2028年(你34歲時)養老保險金將收不抵支,到2035年(你41歲時)將見底。


中國養老金實行“現收現付制”——用工作的人正在繳納的社保費支付退休群體正在領取的養老金。繳納人數減少,領取人數增加,就會形成當期收支缺口。事實上,剔除財政補貼,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2014年就出現了收支缺口,且缺口規模在不斷擴大。

上海交通大學網紅課程“養老金融和規劃”教授閆志鵬今年47歲,剛出版了新書《三十年後你的錢夠花嗎》,課程和書討論的是同一個主題:這一代年輕人該如何規劃財富,以應對時代變動下的養老風險。

兩年前,也是因為考慮父母養老問題,閆志鵬辭去美國新澤西(专题)理工學院終身教職,回到母校上海交大的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擔任教授。高金學院是一所商學院,金融課程幾乎都開完了,需要他開設一門新課。閻志鵬很清楚老齡化是中國社會接下來面臨的嚴峻挑戰,加上他有在金融機構做養老產品研究設計的經驗,決定開設中國大學第一門“養老課”。

閻志鵬的學生是MBA學員,平均工作年限是9.5年,大部分來自金融機構,有著豐富的投資理財經驗。然而,這些財務敏感、擅長以錢生錢的學生,幾乎對養老毫無准備,認為那是“一個非常遙遠的事情”。




閆志鵬會提醒學生們注意現實。現實是,中國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。隨著第二波嬰兒潮(1962年-1975年)出生的3億人口相繼進入退休年齡,疊加持續低迷的生育率,養老金結余歸零的危機和應對迫在眉睫。

另外,中國有自己的歷史背景。養老金池快速見底,不能全怪“現收現付”。直到2014年啟動、2024年完成的並軌改革(體制內外兩套養老金制度並軌為同一套)前,體制內人員無需為養老交一分錢,退休後養老金由國家承擔,這部分支出在數十年中留下了歷史缺口——並軌改革是為了促進公平,縮小不同身份、不同環境退休人員的待遇差異,但從現實看,無論體制內外,還是城鄉之間,養老金差距依然存在。


這直接影響了這一代年輕人的選擇。

第一類被影響的年輕人正在經歷“養老金倒掛”——指一個家庭中,體制內退休父母的退休金高於在職子女的工資。在一部分“被倒掛”的年輕人看來,辛苦打工是不可能了,不如做“全職兒女”,安心“啃老”;

第二類被影響的年輕人再三斟酌,調整了人生目標——奮斗敘事從父輩的“下海創業”,變換到如今的“考公上岸”。

與之平行的,是第三類被影響的——那些斷繳社保的年輕人。他們在經歷失業或長期待業後,囿於經濟壓力,停繳社保。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曾表示,當前中國16%單位和8%個人的名義費率仍是世界上社保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。在許多城市,落戶、買房、買車、子女上學都和社保相關聯。年輕人並非頭腦發熱,在生存危機面前,房、車、戶口已經無法成為他們價值序列的優先選擇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...7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7 秒